作者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看板AfterPhD
標題[新聞] 衛福部拍板醫學系招生1300名不變 醫界:
時間Mon Jun 30 18:36:41 2025
衛福部拍板醫學系招生1300名不變 醫界:不容隨意更動
2025-06-30 14:40
聯合報/ 記者沈能元/台北即時報導
近期清華、中興、中山三校醫學系名額擴增爭議,醫師公會全聯會、各縣市醫師公會、基
層醫療團體與台灣醫學生聯合會等29個醫界團體昨共同發表聯合聲明,「反對招生黑箱灌
水」,並預計今天下午召開記者會表達訴求。但就在衛福部表示,今早與教育部就醫學系
招生名額總量議題討論後,決議醫學系學生招生總名額維持1300名不變,含教育部及國防
部權責核定的名額後,記者會取消。
今天會議於上午8時30分舉行,由行政院長卓榮泰、衛福部長邱泰源、衛福部醫事司長劉
越萍、教育部長鄭英耀、教育部高教司長廖高賢等共同參與。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會議
約近一小時,討論醫學系學生招生總名額雙方認定及計算方式,決議醫學系學生招生總名
額維持1300名。
醫師公會全聯會也發出聲明,理事長周慶明表示,衛福部今會議有效釐清近日爭議焦點,
展現政府守護醫療環境與醫學教育品質的積極作為,讓醫界多年堅持的總量管制得以延續
與落實。全聯會堅守1300名額制度,並非為醫界自身利益,而是基於守護民眾健康權益與
整體醫療環境。
周慶明說,醫學生教育資源本就有限,過度擴充將嚴重壓縮教學品質、增加訓練負荷、衍
生其他醫事人力問題,最終導致醫療品質受影響,造成政府、社會與醫界「三輸」局面。
放眼國際,各先進國家對醫學生名額皆有嚴格控管,正因醫師養成關乎公共利益與安全,
不容隨意更動。
周慶明指出,品質是醫學教育制度的第一原則,醫師人力規畫更應以科學實證為基礎。國
衛院所進行的醫師人力評估研究已清楚指出,目前醫師總供給已足以支應未來需求,重點
應在「人力分布與因設計」,而非盲目擴招。此外,醫學生名額設定與學校評鑑應由專業
協助把關,由台灣醫學院評鑑委員會(TMAC)參與獎優汰劣與實質審查機制。
全聯會感謝政府重申制度計算邏輯,並尊重醫界與醫學生團體長期以來的建議,更肯定行
政院表達未來將於醫學生招生議題上,回歸正當程序辦理,尊重專業,納入TMAC評鑑機制
審議,確保醫學教育政策以制度與證據為依歸。
全聯會呼籲,未來所有攸關醫學系設置、招生規劃與人力政策之研議,應正式納入醫界、
醫學教育團體與醫學生代表等實務第一線的聲音,透過公開、審慎、理性機制,凝聚長期
可行的制度共識。並特別感謝立委王正旭召開研商會議協調關注,一同為下一代醫學生創
造值得信賴的教育體系,也為全民守住安全、有品質的醫療環境。
台北市醫師公會等11個醫師團體也發表聲明,理事長洪德仁說,醫學系名額爭議牽涉層面
廣泛,攸關我國醫師人力培育政策的正當性與可持續性。在各方立場歧異、意見紛陳,行
政院展現行政效率與整合協調能力,協助各單位凝聚共識,為我國醫療體系的健全發展奠
定堅實基礎。
洪德仁說,今天成功釐清醫療教育中「教、考、訓、用」等環節的結構性關聯,並兼顧健
保資源的有效運用與醫療作為公共服務的核心價值。深切期盼未來能在政府跨部會的橫向
協調、政府與民間的縱向合作中,持續推進,以期全方位繼續提供給台灣人民最好的醫療
照護。
11個醫界團體包括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洪德仁、新北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顏鴻順、台南市
醫師公會 榮譽理事長陳相國、基隆市醫師公會理事長王俊傑、桃園市醫師公會理事長吳
家金、宜蘭縣醫師公會理事長林旺枝、新竹市醫師公會理事長邱國華、台灣家庭醫學醫學
會理事長黃振國、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中華民國基層醫師協會理事長潘
志勤、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廖文鎮。
https://udn.com/news/story/6925/8840568?from=udn-catebreaknews_ch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176.190.7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751279803.A.3F8.html